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一場歷時已久的生態阻擊戰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今日上午,這片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邊緣,最后一個空白區域成功實現了“鎖邊合龍”,標志著阻擊戰的決定性勝利。
塔克拉瑪干沙漠,總面積達33.76萬平方公里,其邊緣總長度約3046公里,長久以來一直是生態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多年來,人們在這片廣袤的沙漠周邊,不懈努力,終于構建起了一條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猶如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守護著周邊的生態環境。
然而,在這漫長的防線中,仍有285公里的空白區域如同一塊頑石,難以撼動。這塊區域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因其復雜的地形和惡劣的氣候條件,成為了生態治理的“硬骨頭”。
但今日,這一挑戰終于被克服。在于田縣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最后一片沙地上,寬達100米的胡楊、梭梭、紅柳和玫瑰花苗被整齊地栽種下去,填補了最后的空白。至此,長達285公里的空白區域終于被綠色所覆蓋,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阻擊戰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在這場阻擊戰中,新疆地區根據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地形地貌和氣象水文特點,制定了全面而細致的阻擊戰略。各方力量圍繞“東擴、北增、西護、中阻”的戰線布局,協同作戰,共同守護這片廣袤的土地。
他們不僅在沙漠南緣實現了“鎖邊合龍”,還在整個沙漠周邊展開了全面的生態治理工作。通過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沙源的外擴,保護了周邊的生態環境。
這場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阻擊戰,不僅是一次生態治理的勝利,更是人類智慧和勇氣的體現。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戰勝自然,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