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妙可藍多(600882.SH)發布了2024年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為48.4億元,同比2023年增長-8.99%,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1.14億元,同比2023增長89.16%,扣非凈利潤0.47億元,同比2023年增長554.27%。對于增長原因,妙可藍多財報顯示為:加大了成人奶酪的布局,圍繞成人奶酪需求,豐富和優化產品結構,開發針對更多年齡群體和消費場景的新品。比財報更引人矚目的是,2025年3月5日,妙可藍多發布公告,推出妙可藍多員工股權和期權激勵計劃。其中股權激勵計劃的股份來自于2021年-2022年回購的股份,總計1000萬股,均價為48.85元/股,這次拿出800萬股對核心員工進行激勵,獲得員工持股計劃激勵的員工,可按9.90元/股的價格購買回購時花了48.85元/股收購的股票(3月21日股價收盤:19.12元,微跌)。而妙可藍多歷史上股價最低的11元/股。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授予207名高管和核心骨干也是800萬份期權,行權價格為15.83元/份,總計1.2664億元。
一 業績承壓,釋放內力
根據歐睿國際統計數據,我國奶酪市場零售規模2018-2021年經歷了連續四年兩位數高增長;至2022年,行業增速開始放緩,市場規模增速同比降至8.9%;2023隨著疫情的結束,人們降低了對高密度營養奶酪的購買熱情,行業增長開始承壓。雖然妙可藍多表示,經濟增速放緩,消費市場疲軟及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對公司業績增長帶來挑戰,但是奶價下行為發展國產黃油、稀奶油及原制奶酪帶來窗口期,國家政策引導、居民健康營養消費趨勢增強,也為公司發展帶來機遇。但從2021年-2023年,妙可藍多的經營情況卻遠沒有描述的樂觀。
2021年-2023年,妙可藍多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78億元、48.3億元、40.49億元,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57.31%、7.84%、-16.16%。2021年-2023年,妙可藍多的主營利潤分別1.49億元、1.1億元、0.63億元。妙可藍多2023年的銷售凈利率為1.97%,尤其是2023年,營業收入下降16.16%,利潤下降53.9%。業績體現,不僅與行業周期完全吻合,同時,銷售凈利率低,盈利能力弱確是不爭事實。細究2024年公司凈利潤增長背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妙可藍多2024年收購控股股東的內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為業績貢獻了約840萬元的凈利潤增長。根據光大證券2025年1月28日發布的研報,預計妙可藍多2024-2026年凈利潤分別為1.12、1.77、2.15億元。雖然盈利狀況持續向好,但是比較股東預期,還是有較大差距,在此內外部環境雙重壓力之下,妙可藍多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意在為未來三年戰略目標的實現注入組織驅動的新動能。3月13日,妙可藍多創始人、總裁柴琇表示,2025年是公司未來三年戰略的開局之年,妙可藍多正在加速進入第二個“高增長”的新高速公路在公司新的目標指引之下,“我們需要換擋加速”。
二 雞血易打,難在兌現
在妙可藍多看來,只有和員工尤其是核心員工,共享發展成果,才能激勵上下更好地為公司貢獻光和熱。同時推出的《2025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司管理層和數百名核心員工,將通過不同的方式,成為公司的股東,在工資之外,有望獲得股票增值帶來的更大收益。
股票期限激勵:數量為800萬份,除董事長陳易一和總經理柴琇之外,公司9名現任高管均獲授10萬份;剩余份額將授予198名核心骨干員工,激勵對象共計207人。激勵計劃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15.83元/份。這個期權激勵,如果行權時股價高于15.83元/股,員工賣掉有差價可賺,如果行權時價格低于15.83元/股,那么員工持有的股票期權就是一紙空頭支票。
員工持股計劃:參加員工持股計劃的對象為公司董監高及核心骨干人員,初始設立時人數不超過209人,持有的股票數不超過800萬股。有幸進入該計劃的員工,可以9.90元/股的價格購買公司回購的股票。
既然是激勵,就得有達成條件。妙可藍多的這兩份計劃,都設定了業績考核目標。
考核指標分為目標值和觸發值,用于衡量業績完成度,也就是說解鎖系數與兩者有直接關系。
第一個解鎖期為2025年,達成目標值兌現總數的20%;第二個解鎖期2025年+2026年兩年業績相加達到目標值,兌現30%;第三個解鎖期2025-2027三年業績相加達到目標值,解鎖50%。這就說明,有資格獲得期權的中高層和9.9元/股買到員工股的員工,在公司必須連續三年達成目標的前提下,方可全部兌現。我們來看看2023-2024年妙可藍多的經營結果。2023年,妙可藍多實現營業收入為40.4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63億元,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 48.4億元,凈利潤1.14億元。而第一個解鎖期(2025年)最低營業收入為50.4億元,蒙牛奶酪100%股權收購于2024年6月完成,如果說營業收入還有希望達成。2025年超過50.40億元的營收應該能完成,不過利潤2025年要達到1.89億元,在2024年的基礎上,需增加65.8%,確是壓力山大。2026年和2027年營收目標分別是58.5億元和70.20億元,增速分別基本達到和超過20%,這對于2022年后營收增速從來沒有超過兩位數的妙可藍多來說都是高目標,而連續三年每年利潤都達到恐怖的跨越式增長,確實是需要非常規的手段,這也是這個方案能否多方收益最大的質疑。
在股權和期權激勵計劃中,股權激勵計劃成本較低,核心高管可認購份數比較高,最低15萬股,高管購買占了30%,198名核心員工分剩下的567萬股(占總激勵股權的70.87%),每人平均認購2.86萬股。期權激勵成本較高,高管購買份數最高10萬股,總計90萬股,剩下的710萬(占總激勵期權的88.75%)股由198核心員工分,人均3.586萬股。
激勵對核心高管的驅動力有所不足。2023年,總經理柴琇年薪為536萬元,執行總經理任松為441.4萬元,行政總經理蒯玉龍為303.8萬元。以柴琇為例,她能以9.9元/股購買50萬股激勵股權,股價漲到20元每股,其獲益是500萬元,還要分三年兌付,平均一年160多萬元,跟其年薪比,吸引力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高。
當然,作為妙可藍多,此方案也是誠意滿滿,僅員工9.9元/股所購買的股票,是妙可藍多過去從二級市場回購均價48.85元/股,如經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實現公司的三年目標,員工持股全部兌現之時,妙可藍多的股票在二級市場的價格,達到或超過公司當初的回購價也不是不可能。
妙可藍多用真金白銀給核心員工描述了一個錦繡“錢”程。但兌現的道路異常崎嶇,也希望公司好的發心,最終能得到皆大歡喜。
三 前車之鑒和市場冷淡
我們不得不看到,與業績掛鉤的激勵方案,也有硬幣的背面。零售企業大潤發,也曾在推行過ETBS員工持股計劃,但從2023年開始,因為員工所持股票虧損,造成員工心態的極不穩定、部分工作消極,這也是大潤發業績大幅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希望妙可藍多不會重蹈大潤發后轍。
不僅如此,妙可藍多還需面對當前奶酪行業增速整體放緩,國內外同行大舉進軍,如果目標設定過高,可能會導致員工壓力過大,無法實現目標,從而影響激勵效果,如果目標設定過低,則無法充分激發員工的潛力,達不到激勵的目的。
投資者對妙可藍多激勵計劃的冷淡反應也值得關注。盡管推出了如此大規模的激勵計劃,但股價卻以微跌收盤。這說明市場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存在一定的擔憂??煜菲髽I在實施激勵計劃時,不僅要關注內部員工的激勵,還要注重向市場傳遞積極的信號,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總而言之,員工持股的激勵計劃,妙可藍多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任何一種激勵都是雙刃劍,給我們啟發的同時,希望快消品和零售業老板能夠通過學習和思考,結合自身規模、行業特性及人才結構,靈活借鑒并制訂適合自己公司的激勵計劃,助力對未來增長的信心和鼓舞公司全體員工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