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公司在應對美國即將實施的關稅政策上采取了緊急行動。據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蘋果在關稅生效前夕,緊急從印度調運了大批iPhone手機至美國市場。
這批貨物總量高達600噸,相當于約150萬部iPhone,主要通過包機形式從印度金奈機場空運至美國。這一舉措顯然是為了搶在美國加征關稅之前,確保庫存充足,從而減輕可能因關稅導致的產品價格上漲壓力。
蘋果此次行動迅速且高效,據稱,為了縮短清關時間,蘋果向印度金奈機場相關部門施加了壓力,成功將原本需要30小時的通關時間縮短至6小時。這一“綠色通道”的安排,顯然借鑒了蘋果在中國部分機場的成功經驗。
自3月以來,已有六架滿載iPhone的貨運飛機從印度起飛,其中一架更是在新關稅生效的當天完成了起飛任務。這批貨物主要以iPhone 14為主,同時也包括充電線等其他配件。按照每部iPhone及配件約350克的重量計算,600噸的貨物確實相當于約150萬部設備。
蘋果近期在印度市場的生產步伐明顯加快,試圖通過分散供應鏈和提前備貨的方式,來應對美國市場的潛在挑戰。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市場上約有五分之一的iPhone是從印度進口的,其余部分仍來自中國。考慮到蘋果每年全球銷量超過2.2億部,這一比例已經相當可觀。
然而,關稅的威脅仍然不容忽視。據Rosenblatt Securities的預測模型顯示,如果美國對iPhone征收54%的關稅,那么售價為1599美元的iPhone 16 Pro Max在美國市場的售價將飆升至2300美元(約合16919元人民幣)。這一溢價無疑將對消費者的購買意愿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提升產能并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蘋果在印度加強了空運出貨力度,并增加了富士康當地工廠的工人數量。據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位于金奈的工廠已經取消了周日的休假制度,改為每周七天運營。這一工廠去年共生產了2000萬部iPhone,包括最新的iPhone 15和16機型。
蘋果此次緊急行動不僅展示了其對市場動態的敏銳洞察力和快速響應能力,也再次凸顯了全球化供應鏈在應對貿易政策變化時的重要性。然而,隨著貿易環境的日益復雜多變,蘋果未來仍需繼續尋找更加靈活和穩定的供應鏈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