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數據分析領域的專業人士對小米汽車業務的未來財務狀況做出了預測,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該業務或將面臨一到兩億元人民幣的虧損,這一數字已相當接近盈虧平衡點。
回顧小米的造車歷程,早在2021年3月,小米集團便正式對外宣布涉足汽車行業。經過兩年多的籌備與研發,小米的首款轎車——SU7終于在2023年12月驚艷亮相。隨后,在2024年3月,小米SU7正式上市,推出了三款不同配置的車型,并于同年4月開始向用戶交付。據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透露,小米SU7上市后的市場表現強勁,短短11個月內,累計銷量已超過32萬輛,累計交付量達到18萬輛,同時還有超過15萬輛的訂單等待交付。
從小米集團最新發布的2024年財報中可以看出,公司整體營收達到了3659億元的新高,同比增長35.0%。經調整后的凈利潤為272億元,同樣創造了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1.3%。其中,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貢獻了321億元的收入。盡管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的毛利率為18.5%,但仍處于虧損狀態,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為62億元。
面對汽車業務的虧損狀況,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公司預期2025年汽車業務的毛利率將不低于第一季度的水平。目前,小米汽車業務正處于大規模投入階段,不僅在核心技術研發、多車型開發、工廠建設以及智能駕駛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布局,還有一些不便透露的投入正在進行中。盧偉冰還透露,小米內部對于汽車業務并沒有設定明確的盈利時間表,但公司將持續努力改善該業務的盈利狀況。
盡管面臨一定的財務壓力,但小米對于汽車業務的決心并未動搖。公司堅信,通過不斷的投入與創新,小米汽車業務將在未來實現盈利,并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