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期出臺了一項旨在提升消費者知情權和促進環境保護的新政策。根據該政策,從2025年6月20日開始,所有在歐盟市場上銷售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必須在產品包裝盒內附帶全新的能效標簽。這一舉措是對現有家電“能源標簽”制度的擴展,其目的是為了幫助消費者更全面地了解電子設備的性能表現及其環保特性。
這項新規定覆蓋了一系列設備,包括具備蜂窩或衛星連接功能的智能手機、不支持互聯網或第三方應用的功能手機、屏幕尺寸在7至17.4英寸之間的平板電腦,以及無繩座機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配備可卷曲主屏幕的設備,以及2025年6月20日之前已經上市的產品,將不在此次強制實施范圍之內。
歐盟針對這些電子設備,提出了五項關鍵的生態設計標準,所有受監管的設備都必須滿足這些標準。這些標準包括:設備的耐用性,即產品需要具備一定的抗摔、防塵和防水能力;電池壽命,要求電池能夠支持至少800次完整的充放電循環,并在此之后仍能保持80%以上的電池容量;可維修性,廠商必須在5至10個工作日內提供關鍵零部件,并在產品停售后繼續供應至少7年;軟件支持,設備在停售后至少提供5年的操作系統更新;以及維修開放性,確保專業維修人員能夠平等訪問必要的軟件和固件。
新的能效標簽將通過歐洲產品能源標簽注冊平臺(EPREL)進行管理,并將展示七項核心信息,包括電池續航表現、能效等級和維修評分等。雖然這些信息由廠商自行申報,但歐盟委員會將對關鍵性能指標進行嚴格審查,以確保其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一系列的措施,不僅將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程度,也將有助于推動電子產品制造商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