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4月17日 /美通社/ -- 4月16日,戴盟機器人正式發布革命性家族產品——全球首款多維高分辨率高頻率視觸覺傳感器 DM-Tac W、多維觸覺感知五指靈巧手 DM-Hand1、便攜穿戴式遙操作數據采集系統 DM-EXton。戴盟家族式產品實現機器人"感知-操作-學習"全鏈路貫通,為行業提供顛覆性的具身智能一站式解決方案,加速具身智能產業化進程。
全球首款!DM-Tac W 賦予機器人觸覺感知
作為全球首款多維高分辨率高頻率視觸覺傳感器,DM-Tac W 稱得上是戴盟的旗艦產品。它創新性地將攝像頭集成至傳感器內部,當物體接觸傳感器表面時,實時捕捉密閉光場中的形變特征并結合原創解析算法解算光場變化,實現穩定魯棒的稠密觸覺感知能力。
DM-Tac W 每平方厘米覆蓋4萬個感知單元,遠超于人手每平方厘米240個感知單元,并且是當前最密集的陣列式觸覺傳感器的數百倍。
基于超高密度的感知陣列,DM-Tac W 可捕捉物體接觸時的形貌、紋理、軟硬、滑移、按壓力、切向力等多種模態信息,為夾爪等執行末端賦予類人觸覺能力,助力其在復雜場景下的精準操控與自適應交互。集高分辨率、多模態、多維度、高頻率等多個優勢于一身的DM-Tac W,體現了戴盟團隊對技術和產品的極致追求,勢必帶動行業技術升級與創新。
戴盟的視觸覺傳感器研發之路,從港科大科研團隊到如今,已經走了8年。如今呈現在大家眼前的視觸覺傳感器,凝聚時間,經歷了多次迭代,是集戴盟整個團隊之力打磨的心血結晶,同時是戴盟作為全球領先的含觸覺多模態具身智能研發企業,經過時間考驗與沉淀的誠意之作。
緣起于戴盟首席科學家與聯合創始人王煜教授與師弟——麻省理工學院(MIT)的Alberto Rodriguez教授為期6年的科研合作,在王煜教授的帶領下,戴盟團隊獨創了全新的視觸覺傳感器技術路線。區別于 MIT 的 GelSight 技術方案中常見采用的三色光技術原理,戴盟成功開辟了不依賴三色光的高分辨率視觸覺感知技術路線,并攻克了視觸覺傳感器算力要求高、發熱量大、耐用性差等難題,在具身智能領域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路線。
基于單色光原理,戴盟的視觸覺傳感器可同時實現正壓力和切向力的超高分辨率;其次,可穩定高頻率輸出觸覺信號,頻率達120Hz;第三,產品采用觸覺流的概念,降低了對信息傳輸帶寬的需求,減少散熱,提高效率;第四,產品降低了設計和工藝的局限性,可設計成不同大小尺寸,輕松適配多種構型,小至機器人靈巧手指尖上亦可集成。
全球首款毫米級視觸覺傳感器,讓機器人更"得心應手"
如果說 DM-Tac W 賦予了機器人精準的觸覺感知,那么 DM-Hand1 則賦予了它們類人的"靈巧操作"能力。作為一款類人手部結構的新型末端執行器,DM-Hand1 具有豐富的自由度,結合力位混合控制算法,可模擬人手實現精準的抓取操作。DM-Hand1 還有一大亮點,就是采用了戴盟全球首款毫米級厚度的視觸覺傳感器。
在保證高分辨率的基礎上,戴盟突破性地將傳感器厚度從幾厘米縮小至幾毫米,可輕松將其部署在人類指尖大小的空間,微型化設計極大地降低了靈巧手的手指厚度,提高了機器人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使其在執行精細任務時更加"得心應手"。
得益于豐富的多模態觸覺信息感知能力,DM-Hand1 可敏銳地識別軟硬度、質感等多種物體屬性及接觸力分布、接觸事件等交互屬性,賦能機器人完成自適應抓握力控制、易碎易損件柔順操控、精密零部件裝配等高難度任務。
DM-EXton —— 數采設備中的"五邊形戰士"
DM-EXton 是戴盟推出的新一代便攜穿戴式遙操作數據采集系統,專為機器人遠程操控、數據采集及學習訓練而設計。
對比起行業復雜、成本高昂的機械式機器人示教系統,DM-EXton 的重量、自由度、連接方式、采樣頻率、兼容性等多項指標都達到了行業領先水準,可以稱之為數采設備中的"五邊形戰士"。
戴盟本次發布的 DM-Tac W、DM-Hand1、DM-EXton 系列家族產品,貫通機器人"感知-操作-學習"技術核心,構建了具身智能全鏈路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真正攻克具身智能落地過程中的"卡脖子"難關——觸覺感知,并運用含觸覺的大規模高質量數據,通過機器人學習訓練,最終實現機器人靈巧操作的商業化落地。
現階段,戴盟系列產品已在具身智能、智慧物流、智能制造、實驗室自動化等場景實現小規模應用。目前,該系列產品已面向全球開發者公開銷售。
2025年,DM-Tac F、DM-Hand2 等同樣驚艷的產品系列將陸續發布。戴盟將聚焦以觸覺感知與靈巧操作為核心的技術創新,以強大的產品矩陣和前瞻戰略,賦能具身智能產業,助力人形機器人突破商業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