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再次強調了人工智能教育在國內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并公布了一項長期規劃,旨在未來六年內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為實現這一目標,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確了中小學與大學人工智能教育一體化的戰略方向,力求在2030年之前,使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實現基本普及。這一通知詳細列出了推進人工智能教育的六大核心任務和措施,涵蓋了課程體系的建立、常態化教學與評價的實施、教學資源的開發、教學環境的建設、教師隊伍的擴充以及交流活動的組織等多個方面。
在教育部通知發布之前,一些地方教育部門已經先行一步。2023年7月,廣州市教育局就發布了相關通知,宣布從秋季學期開始,廣州11個區的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將執行新的課程計劃,為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浙江省在這一領域更是走在前列,率先宣布人工智能將成為中小學的基礎性課程。北京、廣州、深圳、長沙等城市也緊隨其后,紛紛在中小學課程中加入了人工智能的相關內容,積極推動AI教育的落地實施。
隨著人工智能教育的逐步普及,一個問題也逐漸浮現在公眾視野中:在英語、編程和人工智能這三者之間,哪一個更重要?這一問題的提出,無疑反映了社會各界對于未來教育方向的深刻思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