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穿戴設備領域,一場關于智能眼鏡的革新正在悄然進行。小雷,一位科技愛好者,近期分享了他的智能眼鏡探索之旅。最初,他在雷鳥V3智能眼鏡與小米即將推出的MIJIA智能音頻眼鏡悅享版之間猶豫不決,最終選擇了具備拍攝功能的雷鳥V3。然而,小米并未因此停下腳步,3月24日,全新的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正式上線,引起了廣泛關注。
相較于前代產品,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在功能上并未帶來顛覆性的變化,依舊聚焦于音頻體驗。但在設計層面,它實現了顯著的升級。這款智能眼鏡整機重量僅為27.9克,成功打破了30克的重量大關,即便是與非智能眼鏡相比也顯得尤為輕盈。這一重量的控制,讓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在雷鳥V3、meta以及拍拍鏡等競品中脫穎而出。
為了提升佩戴舒適度,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采用了“鋼琴超彈鉸鏈”,有效緩解了夾頭的不適感。同時,鏡腿也經過了重新設計,最薄處僅5毫米,避免了傳統智能眼鏡卡耳朵的問題。這些細節上的改進,無疑提升了用戶的佩戴體驗。
在功能方面,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新增了錄音模式,其余功能則與前代保持一致,如語音播報和小愛喚醒等。售價方面,這款智能眼鏡定價為1199元,眾籌優惠價為999元,依舊保持了小米一貫的性價比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的背后是國內知名的智能眼鏡企業蜂巢科技。蜂巢科技不僅為小米代工智能眼鏡,還擁有自己的品牌——界環。可以預見的是,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的設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界環的產品線上,推動音頻智能眼鏡的更新換代。
面對智能眼鏡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小米為何選擇繼續在音頻智能眼鏡領域深耕?這或許與技術難度、市場接受度以及產品定位有關。智能眼鏡的技術門檻較高,即便是依靠供應商,也難以保證產品的完美無瑕。小米深知這一點,因此選擇了更為穩妥的音頻智能眼鏡路線,以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用戶體驗。
價格也是小米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市場上的拍攝智能眼鏡價格普遍較高,而音頻智能眼鏡則更加親民。界環在國內智能眼鏡領域的銷量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功能簡單、價格實惠的音頻智能眼鏡更受消費者歡迎。
在功能方面,小米也面臨著挑戰。目前市場上成熟的智能眼鏡平臺有限,高通驍龍AR1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隨著下一代AR芯片的即將發布,小米必須謹慎考慮其智能眼鏡的產品規劃。在這樣的背景下,米家智能音頻眼鏡2更像是一款過渡產品,旨在保持品類熱度,為下半年的AR2智能眼鏡做準備。
對于小米而言,智能眼鏡市場既是一個新的機遇,也是一個挑戰。盡管小米以“價格屠夫”的形象著稱,但在智能眼鏡這一新興領域,其能否延續這一策略尚存疑問。供應鏈、技術成本以及市場培育等方面的因素都將影響小米智能眼鏡的最終定價和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