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核集團對外宣布了一項重大科研成果:其下屬的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功地將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的原子核和電子溫度均提升至超過一億度的新高度,這一突破性的進展標志著中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據悉,在這次實驗中,“中國環流三號”裝置實現了原子核溫度1.17億度、電子溫度1.6億度的參數水平,這不僅是中國核聚變裝置首次達到如此高的溫度,也標志著中國在可控核聚變工程化應用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中國環流三號”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可控核聚變大科學裝置,其能量產生機制與太陽相似,因此被譽為新一代人造太陽。此次實驗中,該裝置創造了多項聚變研究的新紀錄,展現了我國在核聚變領域的原創性、前沿性和突破性成果。
實驗中,科研人員首次提出并實現了提高芯部能量約束的新方法,掌握了提升原子核溫度的運行策略,解決了聚變堆堆芯億度級溫度和等離子體密度精準測量的核心難題。同時,該裝置的關鍵“中樞神經系統”也實現了廣泛應用,進一步提升了實驗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更中國的原創核心技術不僅在國內取得了顯著成果,還走出國門,引領了世界聚變國際標準的制定。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中國在核聚變領域的實力,也為全球核聚變研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專家指出,人造太陽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巨大,且聚變資源儲量豐富,主要產物清潔安全,因此被視為人類未來的理想能源。此次“中國環流三號”裝置挺進燃燒實驗,意味著可控核聚變走向應用的核心環節已經取得重要進展。
此次實驗的成功不僅是對我國科研實力的肯定,也為未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實際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科研人員對“中國環流三號”裝置進行能力升級,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控核聚變將成為現實,為人類提供更加清潔、高效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