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宣布,其3月份的車輛交付量已突破29000臺大關,這一成績標志著小米在電動汽車市場的穩步前進。公司同時表示,產能提升計劃正在順利推進,對實現全年350000臺的交付目標充滿信心。
回溯至上月18日,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公開表示,小米汽車正全力加速產能提升,基于此,公司將2025年的全年交付目標上調至35萬臺。這一調整反映了小米對市場需求及自身產能提升的樂觀預期。
事實上,小米汽車對銷量目標的調整并非首次。最初,小米汽車設定的2025年交付目標為30萬輛,但隨著產能的逐步提升和市場反饋的積極,公司決定將目標上調5萬輛。這一決策背后,是小米汽車對市場需求準確把握及產能提升策略的成功實施。
小米SU7車型自去年上市以來,便一直受到消費者的熱烈追捧,供不應求成為常態。雷軍此前透露,SU7上市11個月內,銷量已超過32萬臺,且仍有大量訂單等待交付。這一現象表明,小米汽車在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力日益增強。
對于小米汽車而言,當前最大的挑戰并非市場需求,而是產能限制。在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小米汽車或許是唯一一家能讓消費者愿意排隊等待十幾萬輛車的品牌。這一獨特的市場地位,無疑為小米汽車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小米近期發布的新車SU7 Ultra再次展現了其強大的市場號召力。發布后僅2小時,大定量便突破10000臺,成功達成全年目標。SU7 Ultra的火爆銷售,進一步提升了小米汽車今年的銷量預期。
小米汽車還計劃在今年推出第二款車型YU7。鑒于SUV在中國市場的暢銷趨勢,YU7有望成為又一款爆款車型。為了盡快滿足市場需求,小米汽車超級工廠已實施雙班生產模式,并加速二期工廠的建設。據悉,二期工廠規劃年產能為15萬輛,計劃于今年完工并投產,以盡早向消費者交付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