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已經55歲,退休已經三年。自從妻子去世后,我的生活變得異常寂靜。兒子在外地工作,偶爾會給我打電話,但大部分時間,我只有那只養了八年的老貓作伴,寂寞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
本以為這樣的平淡日子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那天,親家公突然敲開了我的門。
他手里提著一袋水果,笑得有些不自在:“聽說你一個人住,剛好我也獨自一人,不如……咱倆一起住,互相照應怎么樣?”
這突如其來的提議讓我有些愣住了。我們兩家雖是親家,但平日里并無太多往來,只有在孩子們結婚時見過幾面。他比我年長兩歲,是個退休的教師,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完全不像是會做出這樣要求的人。
我思考了片刻,覺得與人搭伙生活也未嘗不可,至少可以有人說說話,緩解孤單,于是我答應了。
他吃過飯后,突然坐在沙發上開口說:“以后家務活你全包了吧,我身體不好,做不了重活。”
我一時愣住,心里有些不滿:“什么意思?不是說搭伙互相照顧嗎?”
他笑著回應:“你平時自己做家務,增添一個人不算什么吧?”
我忍不住怒氣:“你這是占便宜!你來這里是想找免費的保姆嗎?”
他臉色有些沉下,語氣也開始冷淡:“話可別說得這么難聽,我這是為了大家好。”
“為了大家好?”我冷笑道,“那你出生活費了嗎?水電費、買菜錢,這些怎么算?”
他支支吾吾,最終含糊其辭地說:“我們都是一家人,何必分那么清楚?”
這一刻,我徹底明白了,原來他不是來搭伙的,而是想占我的便宜。
第二天,我毫不客氣地和他說:“要么公平分擔家務和生活費,要么你今天就搬出去。”
他沒料到我如此堅定,面露不悅:“你怎么這么計較?我兒子娶了你女兒,我們不是一家人嗎?你怎么就不能幫我一下?”
我氣得雙手顫抖:“我女兒嫁給你兒子,不是賣給你家的勞動力!你覺得這是一種理所應當的事,那就別過了!”
他見我如此堅決,終于軟了下來,勉強答應分擔一些家務和生活費用。
然而事情遠沒有結束。
有一天,我去買菜回來,發現他正悄悄翻看著我的存折。
“你在做什么?!”我怒氣沖沖地跑過去,搶過存折。
他尷尬地笑了笑:“我只是看看你存款有多少,萬一以后有急用……”
我的怒火爆發了:“這是我的私事,和你無關!你這是侵犯隱私!”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已經住在一起了,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怒氣幾乎爆發,我開始整理行李,準備搬到女兒家去住。
正當我拖著箱子準備離開時,他突然蹲在地上,捂住了臉,淚水洶涌而出。
“對不起……我只是……太害怕一個人了。”
我愣住了,眼前這個平時似乎精明的男人,竟然會流露出如此脆弱的一面。
他抬起頭,眼里滿是淚水:“自從我老伴去世后,兒子也不怎么管我,我害怕孤獨,真的不知道怎么與人相處,才會做出這些愚蠢的事。”
看著他,我心中的憤怒漸漸消散。原來,他并非心懷不良,只是因為害怕孤獨和失落,才顯得如此笨拙。
我長嘆一聲,放下了行李:“你要是早說出來,事情也不至于鬧得這么僵。”
他擦了擦眼淚:“我……我以后會改的。”
從那以后,他變得勤快了很多,不僅主動分擔家務,還學會了做飯。我們逐漸找到了一種和諧的相處方式,偶爾一起散步,一起看電視,就像真正的家人一樣。
有一天晚上,他忽然對我說:“其實……我以前總覺得,老了就應該被照顧,可現在才發現,互相扶持才是最重要的。”
我笑了笑:“是啊,生活不容易,但至少我們還能做個伴。”
如今,我們依舊住在一起,但不再是單純的“搭伙”,而是彼此的陪伴與依賴。他學會了尊重,我也學會了寬容。
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有時你以為遇到了麻煩,但當你換個角度看,或許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