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inux系統的締造者Linus Torvalds對英特爾工程師Jani Nikula提交的代碼提出了尖銳的批評。Torvalds對Nikula所提交的DRM驅動相關代碼中的hdrtest測試文件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些文件嚴重影響了內核編譯的效率,并且產生了不必要的冗余。
在郵件列表中,Torvalds毫不留情地指責了這些文件,用“極其糟糕的糟粕”來形容它們,并明確要求將這些文件從常規的編譯流程中移除。他指出,這些測試文件不僅拖慢了全模塊配置的編譯速度,還在include目錄下留下了無用的文件,對系統的整潔性和效率造成了負面影響。
Torvalds進一步強調,這類測試應該作為獨立的選項來運行,而不是強制所有開發者都參與編譯。他臨時將這一功能標記為“BROKEN”狀態,并要求英特爾團隊重新設計測試方案,以確保不會再次出現類似的問題。
此次爭議涉及到Linux內核中管理Intel Xe顯卡驅動的Direct Rendering Manager(DRM)子系統。DRM是Linux內核中負責GPU渲染的核心子系統,它承擔著硬件加速、視頻播放等圖形處理任務,對于系統的圖形性能至關重要。
Torvalds指出,當前的實現方式不僅影響了編譯效率,還破壞了文件名自動補全的功能。即使將這些文件添加到gitignore列表中,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建議將這些測試代碼從默認的編譯流程中分離出來,改為通過“make drm-hdrtest”命令來獨立運行測試。
面對Torvalds的嚴厲批評,Nikula在回應中承諾將測試文件移至.hdrtest子目錄,并通過kconfig選項來隔離額外的檢查項。這一回應顯示出英特爾團隊對于Torvalds批評的重視,以及他們愿意積極改進代碼的態度。
這場技術交鋒不僅揭示了Linux社區對代碼質量的嚴格要求,也展示了開源社區中不同團隊之間的合作與競爭。Torvalds的批評雖然嚴厲,但正是這種對代碼質量的執著追求,才使得Linux系統能夠不斷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