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期再次強調其純視覺智能駕駛方案的優勢,指出人類駕駛依賴視覺與大腦,特斯拉的車輛亦是如此。這一理念并非首次提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早在2021年便曾表示,自動駕駛汽車應模仿人類司機的感官,以視覺和智能為核心。
特斯拉的FSD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在全球范圍內獨樹一幟,摒棄了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完全依賴攝像頭與先進的AI系統。這一決策背后,是馬斯克對于系統“專注度”的堅持。他認為,增加雷達數據等額外信息,可能會使車載計算機面臨處理能力的挑戰,導致軟件性能下降。
然而,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并非主流。國內多家車企,如華為、理想、蔚來等,更傾向于采用融合感知方案。這種方案結合了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多種感知硬件,旨在提供更全面、更準確的駕駛信息。
華為在激光雷達領域的開發與應用尤為突出,其最新車型甚至配備了三顆固態激光雷達,以進一步提升感知精度。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也曾公開表示,激光雷達對于自動駕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甚至提出,如果馬斯克在中國的高速公路上深夜駕駛,或許會改變對激光雷達的看法。
盡管特斯拉堅持純視覺方案,但國內部分“純視覺”方案實際上仍保留了其他傳感器,只是去除了激光雷達。這種做法被視為一種折衷方案,旨在平衡成本、性能與安全性。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純視覺方案與融合感知方案之間的爭議或將持續存在。然而,無論哪種方案,最終的目標都是實現更安全、更智能的駕駛體驗。
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與國內的融合感知方案,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戰。未來,哪種方案能夠成為主流,還需時間與實踐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