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公布了50項關于食品安全的新國家標準,并附帶了9項相關標準的修改通知。
此次公布的標準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對食品標簽用語的嚴格規定。明確規定,不得在食品包裝上使用“不添加”或“零添加”等表述來特別強調食品配料。這一規定旨在消除消費者對食品成分的誤解。
實際上,“不添加”這一表述更多地是對生產流程的描述,并不能準確反映食品最終產品中的配料或成分含量。例如,一款果汁飲料即便標注了“不添加蔗糖”,其果汁本身可能仍含有大量自然糖分,這種表述容易誤導消費者認為該飲料完全不含糖。
有些含糖飲料雖然標注“不添加甜味劑”,但仍可能含有其他種類的食品添加劑,這也同樣會影響消費者對食品真實成分的正確理解。
為了引導消費者更加科學地解讀食品標簽信息,從而做出更為自主和明智的食品選擇,新標準明確禁止在預包裝食品上使用“零添加”和“不添加”等表述。這一舉措旨在避免消費者因盲目關注宣傳用語而忽視產品的真實屬性,進而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風險。
除了對食品標簽的嚴格規定,新標準還特別強調了對兒童青少年健康飲食的關注。鑒于近年來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持續上升,新標準要求在預包裝食品上明確標示“兒童青少年應避免過量攝入鹽油糖”。
這一要求不僅有助于兒童青少年認識到過量攝入鹽、油和糖對健康的負面影響,也體現了國家對這一特殊群體健康成長的深切關懷。通過標準的修訂和實施,期望能夠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兒童青少年的飲食健康,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