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屏幕的進化日新月異。不少用戶可能已經體驗過最新款的2K OLED旗艦手機,盡管在設置中啟用了最高分辨率,但在視覺感知上,這種提升似乎并不如預期中那樣顯著,尤其是與十年前的2K LCD屏幕手機相比,文字邊緣的清晰度甚至還略顯不足。
以十年前的小米Note頂配版為例,盡管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但其LCD屏幕在文字清晰度上的表現,至今仍能與一些最新的OLED屏幕手機相媲美,這不禁讓人好奇背后的原因。
其實,這一切都與OLED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有關。相較于LCD屏幕常用的RGB排列,OLED屏幕的主流像素排列方式在清晰度上存在一定的折損。然而,就在今年,這一現狀或將迎來改變,華星的Real RGB OLED屏幕即將面世,有望讓OLED手機的清晰度達到甚至超越傳統LCD屏幕的水平。
回顧歷史,RGB排列的OLED屏幕并非新鮮事物。早在2011年,三星Galaxy S2上的“Super AMOLED Plus”屏幕就采用了標準RGB排列。然而,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尤其是藍色子像素壽命的問題,后續的三星旗艦手機逐漸放棄了這種排列方式。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屏幕行業開始探索“曲線救國”的道路。三星率先采用了PenTile排列,這種排列方式通過相鄰像素共享子像素來實現更高的像素密度,但隨之而來的是66%的折損率。隨后,三星又推出了Diamond排列,進一步提升了顯示效果,減少了彩邊現象。目前,主流的手機OLED屏幕大多采用了類似的排列方式。
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Real RGB OLED屏幕的回歸成為了可能。據數碼閑聊站的最新爆料,TCL華星的Real RGB OLED屏幕已經順利出樣,并有望在今年量產上市。這款屏幕采用了完整的RGB子像素排列,每個子像素獨立自發光,能夠顯著減少像素密度折損,提升清晰度。
華星之前發布的IJP印刷OLED屏幕就已經采用了標準的RGB排列。而這次Real RGB OLED屏幕的回歸,很可能意味著藍色發光材料的壽命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據悉,材料供應商UDC計劃在2024年將藍色磷光材料推向市場,而天馬、華星光電以及維信諾等廠商都是UDC的合作伙伴。國內的材料供應商如萊特光電也在積極推進藍色磷光技術的開發。
隨著Real RGB OLED屏幕的即將面世,消費者有望體驗到更清晰、更省電、壽命更長的OLED屏幕。這不僅將推動智能手機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也將為用戶帶來更加優質的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