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網紅李美越在央視《新聞周刊》節目中被打碼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事情起因于“本周人物 甲亢哥:奇幻中國行”一期的播出,觀眾意外發現,作為甲亢哥翻譯的李美越在畫面中遭到了馬賽克處理。
李美越之所以陷入爭議,源于其在此前翻譯過程中的一系列不當表現。據報道,在陪同甲亢哥訪問理發店時,理發師因臟辮結構復雜,告知解開后無法復原,而李美越卻誤導甲亢哥,稱理發師因頭發臟不愿服務。這一行為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引發了網友的強烈不滿。
李美越在介紹中國女孩時使用的“chick in china”一詞,也引發了廣泛質疑。許多網友認為,這樣的表述帶有貶低意味,不符合尊重他國文化的原則。
面對輿論風波,李美越通過視頻表達了歉意。他解釋稱,自己絕無故意毀壞中國形象的意圖,翻譯中的誤會多因節目效果需要和文化差異所致。李美越還提到,自己在美國長大,習慣用“chick”和“dude”來稱呼女性和男性,并無貶義之意。然而,這份道歉并未平息網友的怒火,許多人認為其道歉缺乏誠意,未能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值得注意的是,李美越的粉絲數量在爭議發生后出現了明顯下降。據統計,自3月28日至4月2日,其粉絲數量從770.34萬降至755.6萬,短短五天內減少了近15萬。這一數據變化無疑反映了網友對李美越行為的不滿和抵制。
此次事件不僅讓李美越個人形象受損,也再次引發了公眾對于網紅行為規范和文化尊重的討論。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成為了每一個跨文化交流者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